2007年9月5日 星期三

台灣看馬克思主義

一.前言:

西元十八世紀正是西方工業革命的時期,使得工人革命前仆後繼而來,然而一股足以撼動人類社會的巨大變革力量正在悄悄蘊釀著,我們稱呼它為馬克思主義(Marxism)。

馬克思主義是以唯物主義角度所編寫而成的理論體系,一種以經濟角度詮釋世界的觀點,它由政經、哲學、社會等等體系所建立而來,而馬克思主義被世界各國的共產主義者視為理論的基礎,但是實質上卻是完全不同的內涵,實際上是屬於列寧主義,兩者的差異即便差之毫釐卻也失之千里,雖然都是以經濟角度為理論基模,但是馬克思主張的觀點卻是宏觀的,把經濟作為一項驅力,而列寧主義主張的觀點卻是狹隘的,以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當做一個目標,而世人會有這樣的錯誤認知,那只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在整個定義、實踐以及發展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不同的流派。
  
馬克思從小就生長在一個非常貧困的家庭中,過著入不敷出的生活,甚至經常必須靠人接濟過生活,等到自己有生活能力之後,薪水收入也相當微薄,除了賺取為微薄的稿費以外,幾乎可以說是沒有收入可言,有時候還必須要依靠典當過生活,可以說是苦不堪言。

我想就是因為自小的生活環境,因此影響了馬克思一生的思想態度,而家庭方面能夠給予他的資助其實也很有限,認為人類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是經濟決定的,導致後來衍伸出經濟決定一切的觀點。

二.探討:
  
仔細想想台灣現今的整體環境其實跟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不謀而合,而他的角度絕對都是以經濟觀點去滲透各種面向,不論是經濟、政治或是社會等等都有馬克思主義的影子。

(一)政治面:

政治的目的是以各種集團替人民進行集體決策的一個過程,也是各種個人或是集團為了各自的利益所結集而成的特定關係,但是這個所謂的利益就相當有趣了,例如政治的發展也是為了權力,權力就是物,因為權力等於金錢與爭奪。

(二)經濟面:

甲方與乙方在某個可以接受的條件下,由雙方相互交換條件,產生供需原理,產生一種意識形態的霸權,即是一種交易理性,人類總是認為交換所得的物品都是好的,但是充其量只是以物易物,而雙方的資本即是物,舉一個最基本的例子,好比說老闆與顧客,老闆出售貨物,客人消費貨物。

(三)社會面:

人類的世界就受經濟制度宰制,其實每一個人都無法逃脫這種經濟上面的束縛跟壓力,因此也常常接受一些壓迫而不得不妥協,例如說資本家對工人生於價值的剝削,但是工人是為中產階級,必須為了賺取金錢,因此仍然願意受到剝削,而不得不妥協。

三.分析:

馬克思主義的中心思想也就是唯物論,其實如果把馬克思的思想印證在生活中,其實會發現他的理論很貼近我們的現實狀況,因此筆者把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結合印證,分成政治唯物論、文化唯物論以及社會唯物論三個部分。

(一)政治唯物論-藍綠惡鬥:

從政治面來看台灣政壇這陣子紛紛擾擾,大家都在爭奪的就是政治權力,其實權力就是象徵「物」,因為政黨之間的鬥爭而導致國家整體發展的停滯,其實這都是為了握有權炳而已。政黨跟政黨之間都是為了政治利益,這樣的利益表面上是爭奪政治制席次,但是實際上是金錢、權力、名聲以及利益,這些東西既有形又無形。

(二)文化唯物論-發展價值:

從文化方面來講,台灣的傳統文化亦受到經濟因素影響,而發展有了不同的轉變,其實台灣本土有很多獨創的文化傳統,好比說布袋戲或是歌仔戲,例如布袋戲需要轉型才能獲取經濟上的效益,於是在表演中增添了許多以往沒有的舞台效果,例如燈光、煙霧以及爆破等,並配合商業的宣傳手法進而吸引大眾,賺取利益得以繼續發展,不過卻也因此失去了傳統藝術的本質;反觀紅包場卻因無法轉型,進而逐漸沒落,經濟宿命論扼殺文化的生機。

(三)社會唯物論-拜金主義:

現代社會對於物質方面的價值觀有了重大的轉變,以前是以書香門第的家族在社會上,能夠擁有崇高的地位而倍受尊重,一個家族能夠出一個狀元,鄉民便會夾道歡迎且引以為傲,反觀現在的社會,思想卻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笑貧不笑娼」成為了目前社會的思想主軸。
台灣在50年代時期,身為藝人在一般人的眼中地位極其卑微,人稱之為「戲子」,無法的大社會大眾的認同,反觀現在的社會,因為登上大銀幕而聲名大噪的人不計其數,而一般人也不再鄙視他們的職業,甚至出現了許多「追星族」,只是為了追隨他們的腳步,追溯其源頭其實藝人能夠得到一定的尊重跟地位,是在於他們擁有名跟利,這也對應著現在社會大眾,為了不斷追求名牌以彰顯自己的社會地位,不計代價成為卡債族,這種社會型態的轉變,這正是以名利為首的思維表現。

四.結論:

馬克思主義大致上就是以唯物論為主軸,進而編寫出來的理論體系,因此我分析了政治、文化跟社會三個部分,套用馬克思的思想跟現實生活的例子相互印證,整體看起來其實馬克思主義在經過這麼長遠時間歷程以後,依舊能夠反應現今的社會情況,或許馬克思早就看透了,政治的初衷其實不是為了人民利益的權力槓桿,只是爭奪名利跟聲望的利器。

例如:大陸北京傳出小報刊登不實的消息,頭版便是劉德華被槍殺,這種誇大聳動的標題,引起了民眾的迴響而讓報紙大賺一筆,不過同時也受到關注,北京小報為了促進報紙的買氣而散布不實消息,不擇手段的只希望能夠刺激市場買氣,迎合市場的需求,一種市場導向的新聞學概念,目的就是為了獲取利益的最大值。 
          
諸如此類的社會例子屢見不鮮,為了獲取利益而不擇手段的方式,不論是在企業公司甚至政府機關,就筆者的觀點來看,這是一個社會的悲哀也是其黑暗面,表面上的政治人為好像是為了人民的福祉在努力,背地裡其實也只是權力的鬥爭。

而新聞媒體應該是當人民的發聲筒,應該是秉持一種公正客觀的腳色,替人民糾舉不法的缺失,告知人民最新最確實的消息,不過卻也有缺乏素養的媒體人,利用傳播的影響力並且看準了市場的走向,而從中散佈不實的訊息謠言,甚至為了利益的關係而向某政黨或是公司靠攏,不論是政治或是媒體都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就是希望從中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

一個資本主義的國家其實很難跳脫出這個框架,因此馬克斯唯物主義也剛好與台灣的資本主義相互印證,與其說這是一連串的不平等,還不如說是社會造就了我們這樣唯物的觀念,畢竟本來就沒有什麼事情是真正公平的。

五.參考資料:

(一)翁秀琪 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証》台北:三民出版社。

(二)鄭翰林 2007《當代傳播理論》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三)楊駿 2006《社會學(概要)》台北:高點出版社。

(四)維基百科中文版:http://www.wikipedia.org/

人際傳播分析

一. 定義:

人際傳播以面對面(Face-to-face)的傳播方式為主,參與人數(以兩人為主的話)數量很少,而雙方的回饋(Feedback)是直接並且強烈的,情境則是侷限在某一情境之中。

二. 人際傳播的組件包含了以下條件:

(一)人的特質須有其吸引力

(二)具有接近的動機,雙方有其關係依賴

(三)刻板印象的取向影響

(四)建立在所謂的訊息分享

(五)良好關係的維繫

三. 影響人際傳播的因素:

(一)魅力

(二)接近性-地理性以及接近性

(三)增強作用-正向與負向

(四)相似性-個性相投

(五)相補性-個性互補

四. 人際傳播的有效條件:

(一)自我先決條件:

1.對自己有所謂的正面自我肯定

2.對他人有所謂的認同

3.心胸

4.同理心

(二)傳播技巧-外表、談吐

(三)自我回饋-希望在傳播過程中得到什麼

(四)訊息經過設計安排

(五)五大特質:

1.開放性

2.擬情作用

3.支持性

4.積極性

5.平等

五.人際傳播VS.電腦中介傳播:

以(FCC>CMC)社會臨場感理論作一分析:
我們運用不同的傳播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例如用電話與信件相互溝通就會造成個人心理認知不同。

(一)去線索理論:

人際傳播不需依賴依存關係即可達到一種相互溝通的效果,但是電腦中介傳播打破關係侷限並不見得會造成人與人的接近性,可能會有更大的疏離感。

(二)自我揭露:

人際傳播具有較高的自我揭露程度,而電腦中介傳播有其匿名性,反而容易造成一種防禦傳播,影響傳播之間的真誠感。

2007年9月4日 星期二

網路傳播-網路成癮可能之成因及建議改善之道

壹.前言:

一、前言:

網際網路是後冷戰時期之產物,蘇聯在西元1957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後,美國為了因應,最早是用作於軍事用途,也開啟了網際網路在今日得以引領風騷至今,仍不減退的局面。

一個基本的網際網路是由撥接(ISP)<Hinet>、網路內容(ICP)<Yahoo>、軟硬體服務(ASP)<微軟、Cisco>所構成的,也造就了一個新的溝通環境供人類所使用,因為溝通是人類活動的本質,我們藉由對網際網路的普遍使用,讓所有的社會生活領域慢慢的被修正,它正在建構一個新的社會體系,我們稱作為網絡社會。

它正在挑戰人們生活的制度、歷史、文化,產生不同以往的結果,當然每一種結構改變的例子,自然會轉變而引起相當多的挑戰與質疑,它未來的演變是不確定的,就我們一般人的觀點中,社會並沒有太多的改變,但我們的生活並不是被大眾所決定的,行動是根據我們自已、個體和群體的關係,網絡社會是建立在網際網路的溝通網絡上。

而網際網路現今運用的範圍相當廣泛,以優點來看舉凡是全球資訊網(www)、電子郵件(E-mail)、電子佈告欄(BBS)、遠端連線(telnet)、檔案傳輸(FTP)、網路電話(I-phone)、視訊會議(Video conference)、電子報(Net news)、端對端服務(Peer-to-peer)等都造就了我們極大的便利性。

但在另外一方面,它也正讓我們成癮其中,而無法自拔,人們最害怕的是對人們所創造的科技所感到恐懼,網路使用者在依賴網路成癮之後,慢慢的在生活習慣上無法適應沒有電腦網路的生活,而感到慌張與恐懼,連網際網路的創造者之一,Bill Joy,曾提出的一個概念「不受控制的科技危險」,而形成了一個最原始的挑戰。

我們必須動用行動者、制度能力、意圖去進行挑戰,但是我們也必須考量到這個挑戰會因地而異,無論我們做了多少,都會因為我們的性別、文化、地理、以及社會倫理的不同,而造成了許多不同結果的產生在這個網絡社會中,而網路成癮的現象也正逐漸的蔓延,相對的也造成了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然而在快速e化的世界中,網際網路打破了地域和時空的限制,創造了無限的可能,而長期沉溺於網路世界當中也將產生個人生理、心理與社會等許多方面不良的影響。

貳.網路成癮影響層面:

我們在前言當中提到網路成癮會造成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負面影響,就生理而言,長時間觀看電腦螢幕會讓視力受損,由於螢幕產生大量的電磁波,容易造成眼球方面的病變,坐姿不良也會造成腰酸背痛,而強烈的聲光效果也容易造成聽力受損,而影響注意力及學習能力。例如在國內還曾出現嚴重的「網咖猝死」案例,多半是因為血液缺氧導致心臟無法負荷所致,而出現心肌梗塞,甚至疑似靜脈栓塞、腦中風等案例,如果再使用一些違禁藥物後又再網咖逗留,更容易誘發猝死。

就心理層面上的「成癮症候群」則是指使用網路成為一種上癮的情形,就像抽煙、喝酒、吸毒等行為,在心理上變成依賴到濫用的程度,出現了「想要戒,卻戒不掉」的情形。 我們針對這樣的網路成癮現象提出了數項後設的原因,因為我們必須洞悉這背後的主因,才能有效的提出因應的方法。

參.傳播理論的分析概念:

一.使用與滿足理論(uses and gratifications):

傳播學者Katz所提出的理論,他認為閱聽人藉由使用媒介的內容,進而達到滿足,說明了閱聽人是目標導向的,基於心理與社會需求來接近媒介,這樣的理論可以完整的透析網路成癮的現象。 我們先就「使用」的字眼來著手,使用的頻率造就的是為了滿足,自然而然在「使用時間」上會無限的擴展、外加自身的「憂鬱傾向」以及所受的「生活壓力」於是對網路沈迷有了直接的助長力。這個理論談到所謂的動機取向,每ㄧ個人基於不同的動機去接近網路,有的是藉由網路的使用獲取資訊,有的是為了逃避生活壓力的挫敗感,相對的,這些現象都能藉著使用網路而獲得最大的情緒抒解。

二.符號互動理論(symbolic interaction):

Mead認為個人乃經由與他人互動,進而認識自己,而經由與他人對自己的溝通,可以知道別人的反應。例如一個小孩開始學習扮演他人的角色,以及期望別人對他的反應時,自我便開始發展,這種移情能力主要靠語言的使用,並且經由個人初級團體的社會互動學習而來,因此,互動論社會學家認為傳播是基本的人類過程,並提出「概念化他人」的觀念,而他人乃是個人學習去模仿的對象。

然而我們在面對面的傳播過程中都經過了一段概念化的過程,就更別提網路傳播中的「去線索理論」了,當這樣的去線索性逐日增加,過去面對面的互動形式也終告瓦解,特別是無法正常在現實生活中與他人產生正向互動的人,進而轉向網際網路尋求慰藉。

「社會臨場感理論」也提到,網路也因為具有社會學習及逃避歸屬的特性也讓使用者在現實社會之外找到另一個安身立命之處;劇場理論也針對在自我肯定與匿名陪伴等在網際網路中成癮現象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解釋,就如同是幻想作用的功能一樣,經由網路匿名的功能,在網路上重新創造一個在現實生活達不到,卻是個人所欲達成的人格角色,進而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游走,也因為在遊走過程與網友的互動,進而尋求個人的自我肯定。

不論如何,符號互動原本的關係已被破除,而在網路使用行為上,一些具社交功能且互動性高的活動如:E-mail的使用、聊天交友活動、情色網站的使用等等都已經造成網路沈迷傾向的程度不同。

三.媒介依賴理論(media dependency theory ):

Defleur認為閱聽人對媒介有不同的依賴類型,特別是像網際網路這種具有綜效化效果的媒體,已經漸漸替代其他媒介去完成傳統既有的功效角色扮演,也讓人們對其依賴性與日俱增。
然而依賴的程度卻影響了網路使用者、媒介、社會之間的交錯關係,而依賴性卻是把原本的工具便成一種藥物,久而久之,在網路上的時間缺乏有效的管理,進而造成諸多的問題。

肆.結論:

網路上癮是一種現代病,是網路時代必然會產生和長期存在的事物,造成網路成癮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真實的世界裡人際溝通不良,希望藉由網路上的角色扮演來滿足,真實社會中的不愉快,也可能是因為好奇或生活壓力過大而陷入無法控制上網行為的衝動。真正的改善之道是,唯有當真實生活中有其他目標比這些網上行為的目標還要強烈時,才有解除這個網路上癮的可能。

伍.參考文獻:

(一)彭懷恩《傳播理論》,2003,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

(二)翁秀琪《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1992, 三民出版社。

(三)陳淑惠(民87)。上網會成癮,科學月刊。

傳播研究方法-內容分析法-以台灣校園霸凌文化為例

壹. 主題/假設/根據:

台灣校園霸凌文化(bully culture),此一問題是否會與日本愈趨相近,我們從新聞報導數量的遽增即可見端倪。

貳.解釋/價值:

主要研究校園霸凌的現象,並藉此讓社會正視這個問題。

參.操作型定義:

霸凌是集體優勢對個體弱勢。

肆.根據:

台中市一名國二男同學校園遭公幹,逃學求解脫,是一種典型的被霸凌者所做出的逃避反應。

伍.單位:

以霸凌件數作單位。

六.類目:

氛圍的暴力/口語的暴力/行為的暴力。

七.編碼:

針對校園霸凌的種種資料予以分類。

八.檢驗:

意即針對校園霸凌的編碼素材做一個相互對照,增加可信度。

九.分析:

質化研究主題,量化呈現資料。

十.結果:

自己的數據資料與其他相關材料。

傳播研究方法-內容分析法

一、序論:

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是研究媒介與傳播的學者們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中的一種。因為它能夠測量人們的行為,而語言行為即是人類行為的一種形式。

相較於民意調查這種測量們說她們做了什麼 (或將做什麼)但又無法顯示人們真正做了什麼的研究方法,內容分析處理 的是人們真正做了的行為。

再來本章也介紹了對內容分析的定義、以及方法評價的好壞 並且介紹內容分析需要的流程。

二、關鍵字:

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
操作型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s)
編碼(coding)-decding 解碼---本書沒說但是往往會伴隨著)
事實性的資訊 (factual information)
研究圖書館(research libraries) 可信度(coder reliability)

三、內容:

壹、內容分析是什麼?

(一)定義內容分析:

內容分析是一種根據事先決定的分類項目來對傳播內容進行有系統的分類與描述之研究方法。 它可能涉及量化的分析或質化的分析,或同時涉及量化與質化兩種分析。

內容分析所追求的客觀,在技術上要求分類與分析的類目必須界定清楚、在操作化上定義清楚,以便其他的研究 者能夠確實地照著做,並得到相近的結果。

內容分析可以被定義成一種研究方法,是研究者用來對書寫的、口語的、出版的傳播之明顯意見的內容進行『有系統的』(systematic)、『客觀的』(objective)、『量化的』 (quantitative)分析。 再者,它亦是量化的方法,可以用來分析那些傳統上被稱為質性素材的資料,向是書寫的語言文字等等。

(二)為什麼我們從事內容分析 首先,我們想獲取某個主題的資訊,相信內容分析比其她的研究方法將更能夠幫助我們獲得我們所找尋的資訊。再者,我們可能對某個主題提出某種假設(其實就是一種猜測),並想知道我們的假設是否正確。

貳、內容分析的方法:

內容分析在方法上的面向 事實性的資訊(factual information,有時我們稱它factoids)自己並不會告訴我們太多。我們所需要的是某個角度,根據 這個角度我們有憑藉可以比較1998年的事實性資料。

一、當進行內容分析時,採用歷史的途徑:

二、當進行內容分析時,採用比較的途徑:

我想表達的重點是:當我們採歷史分析的角度或比較分析的角度,或者同時採取這兩種角度,內容分析將變得更有價值。而且有數據是很重要的。

三、在操作上要小心定義你的名詞:

定義有好幾種你在字典裡找的到的定義叫做「構成的定義」(constitutive definitions)。 這種定義是用其他的字辭與概念來為字詞下定義。它們通常頗為概括與抽象。

內容分析所用的定義叫操作型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s),它是藉由操(operations)與指標(indicators) 來為概念下定義。為你的名詞提供操作型定義這件事相當不容易,而且是許多內容分析研究的弱點。 類目必須彼此互斥。

你定義概念時絕不可以使這個概念用於一種以上的行為。如果你把暴力定義的太廣泛或太狹窄,將會產生問題。他們認為暴力必須具有危險性。其他的學者則不同意這種看法。同樣的道理,你的概念處理的必須是可以被研究的行為。

四、決定可測量的計分單位:

這是說你必須想清楚你的基本或標準的測量單位將是什麼 (最重要的是)你的基本單位必須保持一致。

五、決定如何進行你的編碼工作:

編碼是一種過程,透過這個過程我們把那些從研究素材中獲得的資料予以分類,並對類目中的每一個項目賦予一個記號或數字。例如,當分析電視暴力時,我們可能會對我們在電視上發現種種暴力進行分類,將它們分成若干不同的類目,並給每一個類目一個數字或記號。
如:男性的對女性所施予的暴力、女性對男性所施予的暴力、成人對兒童所做的暴力、兒童對成人所做的暴力等等。

六、僅測量明顯易見的內容:

當進行內容分析時,我們只檢視文本中明顯易見的內容,也就是只分析清楚明確地說出來的內容,不去分析隱而不見的內容 (latent content),也就是不分析字裡行間中「隱藏的」素材。

「暴力的面向」研究為例 索緒爾(1996)的忠告「概念的界定是相對的」,想異想這句話發生在定義暴力的面向時之可能性。

参、內容分析作為一種研究方法的評價

(一)內容分析法的優點:

1.它是非侵擾性的(unobtrusive)。

2.比較起來,它不昂貴。

3.它可以用來分析當前的事件、時下關心的主題。

4.它所使用的素材比較容易取得,也比較容易處理。

5.它所產生的資料可以數量化。

(二) 從事內容分析很難覺得滿意的地方:

1.找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樣本。

2.決定測量的單位。

3.取得編碼的信度。

4.對名詞下操作型定義。

肆、作業流程

(一) 一個簡單的內容分析研究作業: 如果你有大量材料要分析,內容分析會是非常花時間的一種研究。然而,一些小規模的內容分析可以在幾週之內做完。

(二) 從事內容分析:

做法的步驟清單

1.決定你想要發現什麼,並對你所期待的發現提出假設,也就是提出有根據的猜測(educated guess)。

2.解釋你在研究什麼,並說明為什麼這個研究值得做。

3.對你所將研究的主題提供操作型定義。

4.解釋你根據什麼選擇你所將分析的樣本。你如何決定所要研究的例子?

5.解釋你的分析的單位是什麼。

6.描述你的分類系統或是編碼用的類目系統。記得類目必須是彼此互斥,而且你必須要涵蓋你所分析的每一個例子(也就是類目要窮盡)。

7.決定你的編碼系統(coding system)。

8.檢驗編碼相互可信度,並做必要的調整。例如增加編碼員訓練與練習,或是調整操作型定義與編碼指引(coding guides)。

9.用你的編碼系統分析你所選取的樣本。

10.用你從內容分析得到的量化的資料呈現你的發現。 11.用你的數據資料與其他可能與你的研究有關的材料來詮釋你的果。

伍、結論:

本章所敘述的研究方法:內容分析,如果知道其方法如何進行與實際做內容分析研究是大不相同;換句話說,沒有毫無缺點與限制完美的的研究方法。如果說遇到研究上的困難不要驚慌也不需覺得氣餒。

傳播研究方法-新聞產製分析

一、序論:

本章介紹的是以傳播媒體系統內部本身的改變來審視新聞產製的過程。首先敘述早期功能主義模式的特徵,接著回顧自1950年代以來,關於新聞產製研究的主要文章,而在後期也發現新聞工作者不僅是選擇也會結合資訊。最後我們可以將新聞工作者視為組織架構與其他架 構的派絡中,確實產製新聞的人。

二、關鍵字 :

產製(Production)
守門人(Gatekeeper)
結構功能主義(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
現象學和俗民方法論(Phenomenology and ethnomethodology)
文本研究(Textual studies)

三、內容:

壹、從守門人研究到新聞產製

一、二十世紀中期的媒體社會學

(一)閱聽人與媒體-平行關係-社會穩定。

(二)閱聽人與媒體-階層關係-宰制現象。

(三)新聞研究以質化與量化走入守門人研究。

(四)新聞組織受到:政治力,經濟力,閱聽人,新聞來源的影響。

二、製造新聞

(一)新聞是被製造出來的,並非由人所發現。

(二)新聞產製上功能主義的推翻:

1.政治經濟學:權力階級的忽略。

2.現象學與俗民方法論:新聞媒體角色意義。

3.文本研究:從文本看出產製。 以上三種方式的比較: 政治經濟學是藉由原始資料的量化分析以及統計數據,剖析基礎建設上的不平等。
現象學與俗民方法論此類的社會建構則是透過觀察與訪揭露同中帶異的新聞工作內容。 文本研究呈現並且詮釋歷史根源,當前變化以及眾多的新聞型。 此三中方式不僅與功能主義相對抗,彼此也是劃清界線。

貳、在新聞媒體中什麼是新聞?

全球資訊高速公路的興起,帶動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而電子媒體威脅到傳統媒體生存的方式,以下就是傳統媒體的變革方式藉此對抗新媒介的來勢洶洶。

一、報紙:

(一)選定社群:

亦即大都會主義,影響居住城市內外的讀者,比掌握周圍市鎮來的容易。

(二)報導型式:亦即開始模仿今日美國報紙所引領的麥克文化報導類型。

(三)差異特性:亦即開始建立媒體差異度,重新定義新聞工作的專業地位。

二、電視:

(一)品牌:

亦即都是報導資訊,如何出眾,值得思考,故運用行銷學品牌的概念,塑造獨特的報導風格,開始注重分析,由被動轉向主動,將新聞團隊推向舞台中心。

(二)模式:

亦即開始注重媒體對閱聽人陳述新聞的方式,已經破除過去把主播放在中心位置的慣性。

(三)互動:

亦即利用一位以上的主播,透過對話,讓閱聽人有象徵性的參與感。

參、檢視新聞產製研究的三種傳統?

(一)政治經濟學-德國意識形態/主控階級-媒體為中介。

(二)社會組織論-網際網路-新聞的報導。

(三)文本研究-歷史/比較-個人主義迷思以及團隊概念。

三種傳統除了關注焦點不同以外也運用不同的理論框架,以不同的情境來做新聞的產製。 肆、結論 : 本章所指的政治經濟學,社會現象學以及文本研究都有著共同的目的,就是擺脫過去主流的功能主義,甚至是相互抗衡,不以偏見採取經驗的視角,而我們知道新聞既是社會結構.也是社會力量的競爭工具,不僅是產品,也是生產的過程。

傳播研究方法-Gramsci

一.背景:

亦即身為義大利革命的政治理論家以及馬克主 義者,他的霸權(Hegemony)概念在現在傳 播理論中的批判理論與意識形態的再現,都有著 重大的影響力。 他主要的理論著作《獄中札記》( Prison Notebook)一書,其中論及眾多的課題,一條主 線是把馬克思主義運用到義大利的歷史和社會 上。 他的變革戰略是建立在組織北方工人階級和南 方鄉民的基礎上,並在他們之間形成一個革命聯 盟,以知識份子鼓吹革命角色 。

二.理論:

媒介霸權理論: 概念是指社會上的統治階級所塑造的一種統治意 識型態,以便遂行統治及社會控制的目的, 所以霸 權觀點是將大眾媒介視為由優勢團體控制來宰制 大眾的工具。單一主權國家內,他批評媒介無自主權,而受外界的 利益集團掌控,只是生產工具,若將觀點擴大至國際 層次,可以發現世界訊息市場只是受少數超級大國 控制,毫不重視第三世界的發言權。

D.L.Altheside認為,用媒介霸權概念審度大眾媒 介,必須對以下三個假設提出證據:

(一)新聞記者社會化的過程,充斥主流意識

(二)新聞記者報導傾向維護支持社會現狀

(三)新聞記者流於阿富汗主義

三.理論面&社會面&研究面:

Gramsci指出一個階級如何透過意識形態的力量 宰制另一個階級。例如以政治中的高壓手段固然可以,但是對於統治 階級來說,掌握意識形態才是根本,所以必須依靠社 會機構(The institutions of civil society),諸如 家庭、學校、教堂,霸權所指的是透過精巧與滲透 的方式,將意識型態注入他人的思想中,以支配附屬 階級團體,意識形態為一種符號的機制,將社會各部分整合。
Gramsci拒絕自然科學所採行的主客體二分的 研究態度,轉而主張社會科學應該發展出一套適 合自身學科的研究方法,並且利用歷史唯物論的 研究方式為國際關係提供歷史情境的解釋,而歷 史研究的意義是指蒐集以往文明事蹟、過程、 制度,藉以了解社會,建立因果關係,包含利用相 關史料,與Weber的理念類型的建立方式,根據 他人的資料證明自己的論點相似。

四.探討:

傳播媒體所塑造的意識形態包含:

(一)殖民主義-國與國的不平等,例如美伊戰爭

(二)黨國機器-誓死效忠國家,例如軍教片

(三)資本主義-以自由經濟建構政治與社會,例如台灣

(四)科技理性-新科技的迷思,例如網際網路

(五)交易理論-意味資源分配表面均勻,例如貧富差距

(六)布爾喬亞-象徵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上的侏儒,例如中產階級

(七)父系霸權-性別歧視,例如日本 Gramsci即是針對媒體所框架閱聽人的弊病,提出 批判,筆者認為台灣的媒體不僅恪遵上述的意識形 態,甚至發展出自己的風格,例如:異性戀霸權等議 題。

(八)布爾喬亞-象徵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上的侏儒,例如中產階級

(九)父系霸權-性別歧視,例如日本 Gramsci即是針對媒體所框架閱聽人的弊病,提出 批判,筆者認為台灣的媒體不僅恪遵上述的意識形 態,甚至發展出自己的風格,例如:異性戀霸權等議題。

五.結論:

筆者認為Gramsci的Media Hegemony直指閱聽 人皆被傳媒的意識形態所宰制,但是我們千萬不能 去遺忘霍桑效應(Howthorne Effect)所給我們的警惕,社會環境並非封閉,變相之間的相互作用錯雜 性無法窮盡,通常也被忽略,所以我們應該考慮到的面向不能只侷限在媒體所灌輸的意識形態,甚至連 國家文化的面向都要考量到,才能兼顧傳播理論的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