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4日 星期二

網路傳播-網路成癮可能之成因及建議改善之道

壹.前言:

一、前言:

網際網路是後冷戰時期之產物,蘇聯在西元1957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後,美國為了因應,最早是用作於軍事用途,也開啟了網際網路在今日得以引領風騷至今,仍不減退的局面。

一個基本的網際網路是由撥接(ISP)<Hinet>、網路內容(ICP)<Yahoo>、軟硬體服務(ASP)<微軟、Cisco>所構成的,也造就了一個新的溝通環境供人類所使用,因為溝通是人類活動的本質,我們藉由對網際網路的普遍使用,讓所有的社會生活領域慢慢的被修正,它正在建構一個新的社會體系,我們稱作為網絡社會。

它正在挑戰人們生活的制度、歷史、文化,產生不同以往的結果,當然每一種結構改變的例子,自然會轉變而引起相當多的挑戰與質疑,它未來的演變是不確定的,就我們一般人的觀點中,社會並沒有太多的改變,但我們的生活並不是被大眾所決定的,行動是根據我們自已、個體和群體的關係,網絡社會是建立在網際網路的溝通網絡上。

而網際網路現今運用的範圍相當廣泛,以優點來看舉凡是全球資訊網(www)、電子郵件(E-mail)、電子佈告欄(BBS)、遠端連線(telnet)、檔案傳輸(FTP)、網路電話(I-phone)、視訊會議(Video conference)、電子報(Net news)、端對端服務(Peer-to-peer)等都造就了我們極大的便利性。

但在另外一方面,它也正讓我們成癮其中,而無法自拔,人們最害怕的是對人們所創造的科技所感到恐懼,網路使用者在依賴網路成癮之後,慢慢的在生活習慣上無法適應沒有電腦網路的生活,而感到慌張與恐懼,連網際網路的創造者之一,Bill Joy,曾提出的一個概念「不受控制的科技危險」,而形成了一個最原始的挑戰。

我們必須動用行動者、制度能力、意圖去進行挑戰,但是我們也必須考量到這個挑戰會因地而異,無論我們做了多少,都會因為我們的性別、文化、地理、以及社會倫理的不同,而造成了許多不同結果的產生在這個網絡社會中,而網路成癮的現象也正逐漸的蔓延,相對的也造成了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然而在快速e化的世界中,網際網路打破了地域和時空的限制,創造了無限的可能,而長期沉溺於網路世界當中也將產生個人生理、心理與社會等許多方面不良的影響。

貳.網路成癮影響層面:

我們在前言當中提到網路成癮會造成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負面影響,就生理而言,長時間觀看電腦螢幕會讓視力受損,由於螢幕產生大量的電磁波,容易造成眼球方面的病變,坐姿不良也會造成腰酸背痛,而強烈的聲光效果也容易造成聽力受損,而影響注意力及學習能力。例如在國內還曾出現嚴重的「網咖猝死」案例,多半是因為血液缺氧導致心臟無法負荷所致,而出現心肌梗塞,甚至疑似靜脈栓塞、腦中風等案例,如果再使用一些違禁藥物後又再網咖逗留,更容易誘發猝死。

就心理層面上的「成癮症候群」則是指使用網路成為一種上癮的情形,就像抽煙、喝酒、吸毒等行為,在心理上變成依賴到濫用的程度,出現了「想要戒,卻戒不掉」的情形。 我們針對這樣的網路成癮現象提出了數項後設的原因,因為我們必須洞悉這背後的主因,才能有效的提出因應的方法。

參.傳播理論的分析概念:

一.使用與滿足理論(uses and gratifications):

傳播學者Katz所提出的理論,他認為閱聽人藉由使用媒介的內容,進而達到滿足,說明了閱聽人是目標導向的,基於心理與社會需求來接近媒介,這樣的理論可以完整的透析網路成癮的現象。 我們先就「使用」的字眼來著手,使用的頻率造就的是為了滿足,自然而然在「使用時間」上會無限的擴展、外加自身的「憂鬱傾向」以及所受的「生活壓力」於是對網路沈迷有了直接的助長力。這個理論談到所謂的動機取向,每ㄧ個人基於不同的動機去接近網路,有的是藉由網路的使用獲取資訊,有的是為了逃避生活壓力的挫敗感,相對的,這些現象都能藉著使用網路而獲得最大的情緒抒解。

二.符號互動理論(symbolic interaction):

Mead認為個人乃經由與他人互動,進而認識自己,而經由與他人對自己的溝通,可以知道別人的反應。例如一個小孩開始學習扮演他人的角色,以及期望別人對他的反應時,自我便開始發展,這種移情能力主要靠語言的使用,並且經由個人初級團體的社會互動學習而來,因此,互動論社會學家認為傳播是基本的人類過程,並提出「概念化他人」的觀念,而他人乃是個人學習去模仿的對象。

然而我們在面對面的傳播過程中都經過了一段概念化的過程,就更別提網路傳播中的「去線索理論」了,當這樣的去線索性逐日增加,過去面對面的互動形式也終告瓦解,特別是無法正常在現實生活中與他人產生正向互動的人,進而轉向網際網路尋求慰藉。

「社會臨場感理論」也提到,網路也因為具有社會學習及逃避歸屬的特性也讓使用者在現實社會之外找到另一個安身立命之處;劇場理論也針對在自我肯定與匿名陪伴等在網際網路中成癮現象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解釋,就如同是幻想作用的功能一樣,經由網路匿名的功能,在網路上重新創造一個在現實生活達不到,卻是個人所欲達成的人格角色,進而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游走,也因為在遊走過程與網友的互動,進而尋求個人的自我肯定。

不論如何,符號互動原本的關係已被破除,而在網路使用行為上,一些具社交功能且互動性高的活動如:E-mail的使用、聊天交友活動、情色網站的使用等等都已經造成網路沈迷傾向的程度不同。

三.媒介依賴理論(media dependency theory ):

Defleur認為閱聽人對媒介有不同的依賴類型,特別是像網際網路這種具有綜效化效果的媒體,已經漸漸替代其他媒介去完成傳統既有的功效角色扮演,也讓人們對其依賴性與日俱增。
然而依賴的程度卻影響了網路使用者、媒介、社會之間的交錯關係,而依賴性卻是把原本的工具便成一種藥物,久而久之,在網路上的時間缺乏有效的管理,進而造成諸多的問題。

肆.結論:

網路上癮是一種現代病,是網路時代必然會產生和長期存在的事物,造成網路成癮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真實的世界裡人際溝通不良,希望藉由網路上的角色扮演來滿足,真實社會中的不愉快,也可能是因為好奇或生活壓力過大而陷入無法控制上網行為的衝動。真正的改善之道是,唯有當真實生活中有其他目標比這些網上行為的目標還要強烈時,才有解除這個網路上癮的可能。

伍.參考文獻:

(一)彭懷恩《傳播理論》,2003,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

(二)翁秀琪《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1992, 三民出版社。

(三)陳淑惠(民87)。上網會成癮,科學月刊。

沒有留言: